NSCLC患者抗PD-1抗体联合化疗的最佳用药时间点
化疗联合免疫检查点阻断已广泛应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然而,对于联合治疗的最佳时机知之甚少。今天分享的文献研究表明,接受化疗后患者外周血中 CD8+ T 细胞的 PD-1 水平在第 3 天 (D3) 达到峰值,同时T细胞功能也在 D3 开始逐渐恢复。在随后的一项多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表明,序贯联合治疗比同时联合治疗可以更大程度地提高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和无进展生存期。
化疗联合免疫检查点阻断已广泛应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然而,对于联合治疗的最佳时机知之甚少。今天分享的文献研究表明,接受化疗后患者外周血中 CD8+ T 细胞的 PD-1 水平在第 3 天 (D3) 达到峰值,同时T细胞功能也在 D3 开始逐渐恢复。在随后的一项多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表明,序贯联合治疗比同时联合治疗可以更大程度地提高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和无进展生存期。
前几天在跟人聊那些让人眼前一亮但是一做一个不吱声的双抗时还提到了IBI318这个抗体,今天刷文献的时候就看到了IBI318的临床报告,估计对这个临床结果好奇的人不在少数,所以赶紧看了看。
将抗体药物偶联物 (ADC) 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ICIs) 相结合正在成为一种有前途的治疗选择,可提高疗效。然而人们对这种组合的安全性产生了担忧,因为一些毒性可能会重叠。目前有关联用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数据仍然有限。本文通过系统回顾和meta分析了 FDA 批准的 ADC 与 ICI 联用治疗实体瘤的临床试验。主要终点包括任何级别和级别大于3级的不良事件 (AE) 的占比,次要终点包括导致死亡、治疗中断的 AE 患者的百分比、完全缓解 (CR) 的比例和总体缓解率 (ORR) 。同时也进行了并行研究确定 ADC 和 ICI 单药治疗的安全性。符合评估标准的共涉及6个不同 ADC 的16项临床试验,患者总数为1133。总体而言,55.3% 的患者出现 ≥ 3 级 AE,30.0%的患者停止治疗,3.0% 的患者出现导致死亡的 AE。与评估 ADC 或 ICI 作为单一疗法的试验相比,组合导致最常见 AE 的发生率相似。然而,它会增加特定毒性的风险,例如 ILD /肺炎( T-DXd 加 ICI 为 15.0 %,而单独 T-DXd 为 11.5 %)。汇总 ORR 为 48.8 % (95 % CI 39.4 % – 58.4 %),CR 率为 9.0 % (95 % CI 5.5 – 14.5),PD-L1 阳性肿瘤在数值上表现出更好的疗效结果。
最近用来看文章的网站researcher-app要关了,被逼无奈只能自己写个脚本下载文献。
单域抗体片段,通常被称为纳米抗体(nAb),凭借其仅是传统单克隆抗体(mAbs)尺寸一小部分的大小,却实现了与mAbs相同的靶向能力。这些片段是从骆驼科动物中提取出来的(包括美洲驼、羊驼和骆驼等),由于它们在15 kDa左右的小分子量、低结构复杂性和与常规抗体相比更高的稳定性,纳米抗体技术已经获得了生物制剂开发的广泛关注。今天分享的这篇综述介绍了纳米抗体的结构特征、结合模式以及在高通量筛选的方法,讨论了纳米抗体在生物医学研究和治疗开发中的作用,包括它们的优势、应用领域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