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抗体:从高通量筛选到药物开发

单域抗体片段,通常被称为纳米抗体(nAb),凭借其仅是传统单克隆抗体(mAbs)尺寸一小部分的大小,却实现了与mAbs相同的靶向能力。这些片段是从骆驼科动物中提取出来的(包括美洲驼、羊驼和骆驼等),由于它们在15 kDa左右的小分子量、低结构复杂性和与常规抗体相比更高的稳定性,纳米抗体技术已经获得了生物制剂开发的广泛关注。今天分享的这篇综述介绍了纳米抗体的结构特征、结合模式以及在高通量筛选的方法,讨论了纳米抗体在生物医学研究和治疗开发中的作用,包括它们的优势、应用领域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SAR443216的临床结果

最近在回顾ESMO的海报,看到了SAR443216的临床结果,SAR443216是一款HER2/CD3/CD28的三抗,去年赛诺菲披露根据初步的结果决定终止HER2/CD3/CD28的开发,同时另一款CD38/CD3/CD28也同样被踢出管线。当时就估计可能是毒性较大有效性不足的原因,直到在今年的ESMO把一些临床数据披露了出来才证实了当时的猜想。

真实世界研究数据:Enhertu在HER2阳性的晚期胃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今天分享的是Enhertu在真实世界治疗HER2阳性的晚期胃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报告。2024年8月5日,Enhertu(通用名:注射用德曲妥珠单抗)获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附条件批准,单药适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两种或两种以上治疗方案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HER2阳性成人胃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患者。

2024CSCO

博客好久没有更新了,前天收到腾讯云的信息同时也有个读者加了微信,才想起来自己还有个网站。因为今年的新项目比较多,也有一些之前的项目收尾所以一直没有时间更新内容。

这周刚刚参加了在厦门举办的2024年CSCO学术年会,所以就更新一下参会的内容吧,这里分享几个有意思的报告,全部的都分享内容有点多。

通过可解释的机器学习优化治疗性抗体

抗体的脱靶结合和聚集倾向是抗体成药行评估中的重要一环,目前对抗体的脱靶以及自交联的预测仍具有较大的挑战。今天分享的这篇文章使用机器学习,利用抗体可变区的结构特征,根据80个临床阶段单克隆抗体的实验数据进行训练,训练的模型可以识别在常见生理溶液条件下具有低脱靶结合同时在常见抗体制剂条件下具有低自交联倾向的抗体。最后通过预测和实验来证明其实用性,改造后的抗体可以降低非特异性并保持高亲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