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我的父亲
每次生病都会唤起很久以前的记忆,在一个夜里温暖的肩膀将发热的我从家里背到诊所,虽然很多细节已经不太清楚但是我依旧可以记起到因为赶路而导致整个人在上下颠簸以及身前的男人在喘着粗气,这是我对父爱最早回忆。
之前经常在网上看到的一句话“等你长大了,等你毕业了,等你结婚了,等你生小孩了,等你小孩长大了…”,不清楚写的人是否有加工的成分,不过这些话我是的的确确从小听到大,最后一次听到是跟我说:“等点点长大了,我就跟你爸不工作了,我们出去旅游”。谁知到最后等到的是一张肿瘤诊断结果和一个一目了然的结局。
做为男人,我们都不是善于表达自己感情的人,他也一直忙于工作,自从他十几岁跟人学了瓦工出去打工直到他58岁被确诊肿瘤期间除了春节和不适合砌墙的恶劣天气之外基本没有任何休息的时间。我们俩单独相处的时间也不多,最长的一次是高考结束后报考军校来南京体检,当时他陪我一起从南通坐火车到南京体检一起待了两天。所以我们交流的次数很少,很多时候因为代沟或者因为在我人生面临比较大选择的时候他的想法与我的想法有很大出入,特别是我读研后我们的关系一直比较紧张。
因为工作的内容,他是个特别节省的人,很少乱花钱,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他因为弄丢了100元的伙食费后就真的有好几天不去吃饭。尽管如此对于我花钱的地方从来没有吝啬,上大学后去学校报道发现宿舍的同学人手一个手机尽管当时手机并不普及,他当天回去就给我买了手机第二天给我送到了学校。我结婚前准备买房时也是毫不犹豫的拿出了首付,如果不是我需要这些积蓄就是他跟我妈退休后旅游的费用。
父亲被确诊后就一直在治疗,也没有出去工作。他的身体很强壮同时也比较积极,前面三年的治疗间隔时间陪我们出去爬爬山或者去公园走走,最后半年因为肿瘤脑转做了脑部放疗状态就慢慢差了下去,人也开始消瘦。他告诉我感谢我这么几年一直在给他治疗,但是怕最后人才两空不想治了,我告诉他现在技术发展很快,每个月都有新药出来,只要多坚持一段时间就会有更多机会,不要担心钱的事。不过当我在医院体检的时候特别是做CT的时候就感到孤独,这么几年他躺在CT机、做核磁或者做PET-CT的时候他一个人是怎么面对的,我们只是告诉他要积极,并没有在心理上给他疏导,他要多大的勇气才能独自面对肿瘤向死而生呢。
虽然我也算半个制药界的从业人员,父亲得的肿瘤是恶性程度比较高的,我也没敢跟他说实际情况。只是告诉他现在肿瘤的疗法很多总有一个方案可以将他治好,不要去担心钱,我跟老婆的工资完全负担得起。最后一年看到他慢慢消瘦虽然我一直在回避但是我也清楚他时间不多了,除了告诉他要积极治疗我参与研发的药物在临床上特别是他的这个适应症上有比较好疗效过段时间就能给他用了,我也准备了很多话想要跟他说不过怕他听到后对治疗没有信心就一直没有敢说。直到很突然的去世,所有的话都堵在嘴里,唯一的慰藉就是在父亲去世前的最后一刻我握着他的手,这双养育我的手。
人这辈子遗憾很多,我很想知道他是否有遗憾,希望他走的时候没有任何遗憾,也希望所有的父母身体健康。最后引用张雪峰老师的一句话“中国的父母在等孩子感谢,中国的孩子在等父母道歉”,希望所有的父母跟孩子都不要去等,等永远都不会有结果。